这个夏天,苏超是国内足球联赛的最高赛事。江苏人民争相购买彩票,现场支持自家球队;全国人民也未闲着,除了观看直播,更多的人参与玩耍,热衷于分析球场内外的趣闻。
足球,实则超越地域、年龄、性别、社会分工等多种种类的“快乐源泉”。今天要讲的故事,也和足球有关,也和快乐有关。故事的主角,是一群热爱踢球的女生。
相较于在场边拍照嗨叫,她们更乐于扎起头发、穿上踢鞋,亲身感受在绿茵场上的燃情时刻。平时的训练时间就 “弹”;有比赛就认真对待,不为输赢,而是为“快乐”。“在一个灼热的夏夜,‘江苏一哥’之争在南京上演,而我来到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的足球场,观摩了一场可能并没有多少人观看的比赛。场边观赛的人不算多。
趁我看到了一个身穿黄色球衣的女孩在比赛中滞后失误而倒地不起时,我隐隐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来自不容易的机会。”比赛期间的调侃、欢笑,虽也是在场边屹立不倒尽情挥洒的她们最真实的记录。就在不久之后,可能与她们平起平坐的情境不再只有运动员的单一选择。
每当看到她们奔跑在足球场上,便能够感受到她们的拼劲、激情、及一起追梦的信念。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后,她们之间建立起了友谊,也在互相支持中不断成长。